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03 05: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从《义勇军进行曲》到《黄河大合唱》,从《抗敌歌》到《团结就是力量》……烽火硝烟中,一首首直抵人心的战歌,激发民众斗志,坚定必胜信念,构筑起比钢铁更坚韧的精神长城——

  上海有一条“穿越时光”的地铁。当4号线即将到达大连路站时,人们会听到这样的报站声:“《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唱响,前往国歌纪念广场、国歌展示馆的旅客,请在此下车……”

  声音落下,一扇历史之门应声而开。

  90年前,中华民族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36岁的田汉和23岁的聂耳,怀着滚烫的赤子之心,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主题曲。当影片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时,人们第一次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歌声。从此,“最后的吼声”响彻大江南北。“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郭沫若《聂耳墓碑记》)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冼星海在窑洞中创作。资料图片

  远在巴黎留学的冼星海,也听闻了聂耳以歌为枪、抗战救亡的事迹。可惜,当他1935年8月回国时,聂耳已去世。虽然未曾谋面,冼星海却对这位自学成才的年轻作曲家深怀敬佩,认为聂耳“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一种民众音乐……给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国新兴音乐的大路”。

  1939年2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学员受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合唱队的影响,也组织合唱队唱起了《抗敌歌》《旗正飘飘》《玉门出塞》等抗战合唱曲。冼星海看在眼里,热血奔涌:要给大家写出更多新的合唱曲!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抗敌歌》手稿。资料图片

  1939年除夕夜,延安的一孔窑洞里,25岁的诗人光未然朗诵了刚完成的400多行的新诗《黄河》。听众掌声未落,坐在窑洞靠门位置的冼星海猛地站起来,一把将诗稿抓在手中,激动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随后,冼星海花了6天6夜,几乎不眠不休地谱曲。他发着高烧,才思却如黄河一样奔涌。困了,就喝一口豆粉冲水的“土咖啡”,饿了,就吃一撮白糖……终于写出了八章大型合唱套曲《黄河大合唱》。人们发现,在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冼星海巧妙地融入了《义勇军进行曲》中“我们万众一心”一句的旋律。

  5月11日,鲁艺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周年纪念音乐会,正式公演《黄河大合唱》。毛泽东、刘少奇等党中央领导出席观看。演出结束时,毛泽东激动地连说几声“好”。《黄河大合唱》很快从延安传向全国。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四场《抗日烽火》。资料图片

  《黄河大合唱》被赞为“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它“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虽然运用了外国音乐技巧,但却完全是中国气派。

  像《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这样的音乐作品,在抗战时期还有很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歌曲发挥了枪炮之外“另一种武器”的力量。教育家陶行知说:“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抗战歌声。”画家丰子恺一路由浙江经江西、湖南到汉口,但闻沿途各地歌声不绝,连荒僻的小山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

  有学者粗略统计,抗战歌曲有近万首:

  有控诉、揭露日军侵略的《松花江上》《流浪之歌》《长城谣》《嘉陵江上》等。

  有反映民众群情激奋,发出救亡图存呼号的《满江红》《毕业歌》《五月的鲜花》《新编九一八小调》《打回老家去》等。

  有动员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枪口对外》《冲锋号》等。其中《抗敌歌》是最早公开传唱的抗战歌曲之一,喊出了“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的口号。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北平高校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救亡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资料图片

  还有反映各大保卫战的歌曲,如《保卫卢沟桥》《保卫大上海》《保卫我们的平津》《保卫大武汉》等。这些歌曲往往是即时创作的,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马可的《保卫我们的平津》就是在七七事变后日寇攻占北平、天津的日子里写的。由塞克作词、冼星海谱曲的《保卫卢沟桥》是话剧《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其中金句“敌人从哪里来,把他打回哪里去!中华民族是一个铁的集体,我们不能失去一寸土地”流传甚广。

  此外,《爆炸战》《巷战歌》《反扫荡小调》《站岗放哨歌》《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反映了抗战中的各种战略战术。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游击队歌》,最有趣的要算《老百姓偷枪》:“三更里月儿降,进了敌营莫慌张,他们睡得像死猪,悄悄地摘下他的枪。四更里黑沉沉,我们出了敌营门,卧倒开枪砰砰叭,看你们还杀中国人。”

  反映妇女儿童支援抗战的歌曲也有不少,如《送郎出征歌》《只怕不抵抗》《战斗妇女歌》《丈夫去当兵》《歌唱二小放牛郎》《酸枣刺》等。反映大后方军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歌曲有《开荒》《军民大生产》《二月里来》《送军鞋》等。

一首战歌 在高声怒吼中昂扬必胜斗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展区。光明日报记者 于园媛摄/光明图片

  还有很多胜利捷报歌,如《捷报》《天快明了》《打个胜仗哈哈哈》《我们的旗帜到处飘扬》。其中,由陈歌辛创作的《恭喜恭喜》,就是一首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如今被人们当作拜年神曲。“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洋溢着人们对来之不易的胜利的珍惜和喜悦之情。

  在外敌入侵,“国亡家破祸在眉梢”(《旗正飘飘》)的存亡之际,我们用歌声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如今,硝烟散尽,沧海桑田,昔日的民族呐喊,已经成为复兴强音——

  在国际最高领奖台上,体育健儿眼含热泪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工人们齐唱《团结就是力量》加油鼓劲。人们于《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的旋律中感悟历史,从《八路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符中汲取力量,在《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的乐声中昂扬斗志……

  战歌未老,热血长存!每一段旋律,都是民族的记忆、历史的回响、未来的序曲。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3日 11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